我個人偏好島嶼風格酒廠,除了是個性鮮明別具特色外,還有著泥煤、麥芽以外的海風、潮水鹼味層次,然而有些靠近海岸的酒廠也會有近似島嶼風格出現。

 

關於Clnelishy這個酒廠的一些資訊,我在之前14yo與DE版的筆記中已略提一二,歸納一下Clynelish的資料,從正史上的記載,Duke of Sutherland他是Marquess of Stafford(史塔福侯爵),世襲薩斯蘭領地,曾為駐法國代表並接管家族龐大的產業與領地,也背負著放逐佃農的惡地主之名,同時也是為這些佃農提供大麥營銷通路的Clynelish酒廠創立者。

 

對於放逐佃農的情形大概是在當時社會、政治、經濟上改革的風潮影響下,他認為領地內龐大的自給自足佃戶們,是無法有效地增加經濟成長,遂將大部份處於內陸較無生產力的佃農強迫遷離家園轉移到海岸一帶,也就是現今的Brora,以期望增加耕地幅員同時也嘗試拓展漁業的可能性。

 

Clynelish酒廠也合理的符合整體經濟發展的在1819建立了,然而整個遷移行動確卻在1820左右的多數高地佃農不滿與抗爭中告終,接著酒廠幾經轉手到Scottish Malt Distillers接手營運後1968年將之關閉,並在附近重新蓋了廠房,還是命名為Clynelish。

 

鬼打牆的是在1969舊廠又重啟營運,為同樣是Scottish Malt Distillers旗下的Caol Ila三年後重建計畫做準備,為了要接替用以提供調合Johnny Walker泥煤成分的Caol Ila空窗期,遂由Clynelish舊廠暫代生產泥煤威士忌,並將舊廠依地名改為Brora。

 

還有另外一說是因時適逢艾雷島乾旱缺水而無法生產泥煤威士忌的應對之計。但不論如何,現在的Brora已非當基酒的吳下阿蒙囉。

 

在Clynelish 12yo的片段品飲記憶裡,除了三年前的印象外,就只有星期六的那匆匆一撇,雖還是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但我想小酒聚裡重點還是與爾同消萬古愁。

合理的歐洲橡木風格,烤焦糖布丁香,柑橘,太妃糖,稍有潮水撲上礁岩般的水花在烈日下蒸散的氣息,或許薑或胡椒辛香。

入口溫暖,稍晚陸地對流入海些許暖風海風鹹感,帶些乾柴、青草、花果香。

烤堅果奶油香,油脂感豐厚包覆舌頭,所謂蠟的氣味這時較明顯,舌根有些酸甜水果及隱藏海鹼味的苦、甘澀。

我認為以Clynelish普飲來說或許DE版的表現還是較為出色!!!

Clynelish 12yo (OB 46%) ncf, 2009 Friends of the Classic Malts

 
arrow
arrow

    飲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